体内有“湿毒”?3个“天然祛湿王”,不熬药不忌口,横扫全身湿

体内有“湿毒”?3个“天然祛湿王”,不熬药不忌口,横扫全身湿

“脸上冒红痘、挤出来是白色脓头”“小便黄得像浓茶,尿道偶尔有点灼热”“出汗黏糊糊,衣服上有黄印子”……这些是“湿热”在捣乱,湿气裹着热邪,就像“闷在衣服里的汗”,又黏又难受。赤小豆就是给湿热“降温排水”的能手。

它为啥能祛湿?

赤小豆比普通红豆“劲儿更大”,既能像“吸管”一样把黏腻的湿毒吸出来,又能带着热邪从尿液排出,尤其适合爱长痘、爱出汗、嘴里发苦的人。

这样吃,清爽到冒凉风:

- 赤小豆煮水代茶:抓一把赤小豆(别泡,直接煮),加水煮40分钟,水变成淡红色就能喝,每天喝3杯,3天就能感觉脸上没那么油了。

- 和薏米搭伙煮:赤小豆+炒薏米(1:1)煮水(生薏米性寒,一定要炒过),别加大米(会让湿气滞留),喝的时候加2颗红枣中和凉性,适合夏天喝。

- 打豆浆喝:赤小豆+黄豆一起打豆浆,过滤掉渣子(怕麻烦的话不过滤也行),早上喝一碗,比白粥更顶饱,还能帮身体“利尿排毒”。

注意:赤小豆利尿,晚上8点后别喝太多,不然总起夜影响睡觉;孕妇少喝(利水作用可能让羊水变少)。

三、炒白扁豆:寒湿“暖阳”,祛湿还能防着凉

“喝凉的就拉肚子,肚子总咕噜噜叫”“手脚冰凉,夏天也不敢吹空调,一吹就关节酸”……这些是“寒湿”在作祟,湿气带着寒气缠上你,就像“穿了件湿棉袄”,又冷又重。炒白扁豆就是能“烘干湿棉袄”的暖阳。

它为啥能祛湿?

生白扁豆有点凉,炒过之后就像“晒过太阳”,带着温性,既能把肠道里的寒湿“烤干”,又能加固脾胃的“防护墙”,让湿气不容易再进来,特别适合怕冷、爱拉肚子的人。

这样吃,寒湿去无踪:

- 煮粥放一把:大米粥快煮好时,抓一把炒白扁豆扔进去,煮到豆子开花,早上喝一碗,肚子暖暖的,再也不怕吃点凉的就闹肚子。

- 打粉撒菜里:把炒白扁豆打成粉,炒菜、拌凉菜时撒一勺,像加调料一样,不知不觉就把湿气祛了,还带点淡淡的豆香。

- 泡水当茶喝:炒白扁豆20克煮水,喝水吃豆,适合秋冬季节,喝完整个人都暖烘烘的,关节酸沉感会减轻很多。

注意:炒白扁豆一定要彻底煮熟(生的有点小毒),最好提前泡1小时再煮,更容易煮软。

分清“湿型”再下手,祛湿快10倍

同样是祛湿,有人越吃越舒服,有人却没效果,关键是没分清自己是哪种“湿”:

- 脾湿(没胃口、大便稀):选茯苓,重点补脾;

- 湿热(长痘、尿黄):选赤小豆,帮着清热;

- 寒湿(怕冷、拉肚子):选炒白扁豆,温着祛湿。

如果自己分不清,就把茯苓和炒白扁豆搭着吃(各10克煮水),平和不挑体质,全家都能喝。

祛湿见效的3个信号,看看你中了没?

1. 头不沉了:早上起来脑子清清爽爽,不像以前那样“像灌了铅”,上班开会不容易走神了。

2. 大便“成型”了:不用再拿着马桶刷使劲怼,大便能自己卷成条,冲一下就干净。

3. 身上变轻松:裤腰好像松了半寸,走路不觉得“腿沉”,脸上出油少了,化妆也不容易脱妆了。

这3个“祛湿坑”别踩,不然白忙活

- 别只祛湿不补脾:脾是“祛湿主力”,光靠吃祛湿的东西,不帮脾“加油”,湿气还会反复。平时多吃山药、南瓜,给脾补点“能量”。

- 别指望“猛药”速效:有人用泻药祛湿,当时拉得痛快,过后更虚更肿——湿邪是“慢性病”,茯苓、赤小豆这些平和的东西,慢慢调才不伤身。

- 别忽略“外湿”:夏天别总待在空调房(湿气会从毛孔钻进来),雨天别穿湿鞋,洗完澡及时擦干头发,不然吃再多祛湿的也挡不住新湿气入侵。

祛湿就像“给身体做清洁”,茯苓清脾湿、赤小豆清湿热、炒白扁豆清寒湿,每天吃点,不用刻意忌口(偶尔吃顿火锅、喝杯奶茶也没事),就能让身体慢慢“排水垢”。记住:湿邪最怕“动起来”,吃完祛湿的东西,每天走20分钟路,湿气排得更快,身体会越来越轻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有关时间的名言,有关时间的名言短句
365网站世界杯怎么进

有关时间的名言,有关时间的名言短句

⌛ 08-04 👁️ 9425
新手求指导:矶竿长度和纺车轮几千的选择
365网站世界杯怎么进

新手求指导:矶竿长度和纺车轮几千的选择

⌛ 07-28 👁️ 6311
时间(时分秒)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线计算器
365速发在线注册

时间(时分秒)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线计算器

⌛ 07-09 👁️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