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多元表达,提升审美能力。学习永无止境!
欢迎广大声友、读者朋友们留言纠错和监督
“怼”这个字,一度在网络上特别流行,很多网友都用过,一言不合就开“怼”。可是它的读音却很少有人读对。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这不就是“duǐ”人的“duǐ”吗?你确定你“duǐ”对了吗?
请查阅一下我们日常读音遵循的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你会发现这个字的读音只有一个:不是“duǐ”,而是“duì”。
《说文解字》中就能找到这个字:“怼,怨也。从心对声。”它原本的意思就是怨恨。
它可以这样组词:怨怼——指怨恨、不满,愠怼——指恼怒怨恨,怼笔——出于怨恨的记载。
像这样一些表达比较书面化的词,在今天的网络环境里已经不太常用了,而大家“怼”起来那么直接,说到组词,张口就是一个“怼人”的怼。
要“怼”得你灰头土脸,“怼”得你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我在《国际锐评》节目中,为了体现我们的立场、态度和气派,也“怼”过一些痴心妄想干涉我们的“黑手”。
我们一向是讲道理的,我们的媒体也是讲道理的,对事不对人。但如果一小撮人总是兴风作浪的话,那对不起,我们对事也对人,怼的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
如果你已经很习惯了,就是习惯说“duǐ”,那就给你提供一个正确的“duǐ”字——㨃。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chéng”,撞击的意思;另一个读音就是“duǐ”,它原本的意思是推、排的动作,可以引申为拒绝、排斥、反驳的意思。所以,如果你习惯了“duǐ”人,就写作“㨃人”。
当然,平时不建议大家经常㨃人,也不建议大家经常怼人。但请大家记住这两个字:如果㨃,伸手;如果怼,用心。
来源:声境界 公众号
学习永无止境
有声语言艺术的基本功训练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有所成、想有所进、想时刻保持好的状态,就要每天加以练习,坚持不懈,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大树底下好乘凉,先人种树,后人乘凉。要感谢许许多多分享经验和总结理论的老师们,因为他们我们会少走些弯路,感恩!
声音的行者
声音的彼岸,就是心灵的故乡,这里是声音的行者。能够喜欢这句话的人,内心一定跟我们有着一样笃定的热爱。我们的作品表达和我们的传播都有目的,最终能不能成为自己心中所愿所想的样子,则象一个彼岸,永远等待我们抵达。而故乡,是温馨和心灵的守望,想到它就是暖暖的。那么回到声音,不也是?永远想要抵达,永远在路上追寻,也一直盼望着心灵深处的感动与共鸣。当声音抵达彼岸,让心灵遇见故乡,那么你就是声音的行者!
我们认真对待每次作品的完成,我们把每一份交付真诚地分享,愿站在风景中欣赏风景的我们,能成为你眼中与众不同的风景。
我们倡导积极、健康、正向的信息传播,更希望我们传播的内容聚集到的是一群有着同一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参与者。这里是《声音的行者》,感谢您的关注、厚爱、以及支持。欢迎转发我们的作品、留言、点赞、点亮在看,感谢每一个默默守候,在此聆听的你!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所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分享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立刻予以删除,感谢!
有用就转发和给我们一个“👍”和“在看”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